麻风病防治知识要点


2022年1月30日是第69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局部地区麻风病流行水平。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消除社会歧视,提高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关注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的麻风病知识。
1.麻风病到底是什么病?如何传染的?
答: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组织,其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绝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具有免疫力,只有极少数人感染麻风杆菌后,经过2-5年或者更长的潜伏期后出现麻风病的症状。
2.麻风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期拖延后会导致局部皮肤麻木、干燥、不出汗,有的麻风病人皮肤损害处会感觉不到冷热和疼痛,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溃疡等畸残。
3.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是哪一天?
答: “国际麻风日”,又称“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是1954年由法国律师佛勒豪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时间为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每年的这一天,许多国家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动员社会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4.如何预防麻风病?
答: 目前麻风病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密切接触未经治疗的处于传染期的麻风病患者时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麻风病虽然可怕,但95%以上的人对麻风分枝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分枝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5.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怎么办?
答:如果出现下列一项或多项症状的病例,应该主动去麻风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治疗,或与当地皮肤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院(站)等联系咨询。
⑴持续3个月以上的皮肤损害,长期诊断不明或疗效不佳;
⑵面、手、足麻木或感觉异常,伴有或不伴有皮损;
⑶醉酒样面容,或面、手、足等部位肿胀;
⑷眉毛脱落;
⑸手足或其他部位无痛性烫伤、溃疡;
⑹组织液涂片查见抗酸杆菌;
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内查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或泡沫细胞肉芽肿,和/或查见抗酸杆菌;
⑻家人等密切接触人群曾患麻风病,高度怀疑自己患病。
我国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政策,报病有奖。得了麻风病却因为担心被歧视而不治疗或拖延治疗,不仅仅是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未来,更是对身边家人朋友的不负责任和危害。
6.麻风病有哪些危害?
答:麻风病的危害包括:一是可以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是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7.麻风病如何治疗? 
答:目前,麻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门诊治疗半年或一年即可完成疗程,效果良好。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避免畸残的发生!  
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恐惧。朋友们,让我们正确掌握防治知识,消除歧视,更多的关爱、理解麻风患者,共同为他们创造支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
0.1193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