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来看看教育部推荐孩子的睡眠时间有多久?
本文分类:健康早知道 浏览次数:1483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2-02-25 08:40:2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这些劝学的语句总是
在激励我们抓紧时间学习
开学季
烟台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专家来为您讲解一下
孩子需要勤学,更需要充足的睡眠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睡眠对促进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优质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呢?
1.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睡眠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
2.记忆力减退。睡眠不足的人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口齿不清晰。长期缺乏睡眠的人甚至可能出现幻觉。
3.抵抗力下降。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青少年,如果长期缺乏高质量的睡眠,会降低身体自身的抵抗力,易患各种疾病。
4.情绪低落。孩子早上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有起床气、赖床等,经常睡眠不足的孩子会出现情绪低落、容易焦躁等心理状况。
如何让孩子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1.作息规律。为了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的作息很重要。早上到点起床,晚上按时睡觉,周末和节假日也要遵循平时的作息时间。此外,在睡前1个小时远离电视、手机等其他电子设备。
2.睡眠环境。睡觉的时候,最好不要开灯;室内温度适宜;尽量保持安静。白天及时地开窗换气,保证卧室里面空气新鲜。
3.饮食习惯。晚饭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量少吃一些,睡前不吃难消化的食物。
4.适量运动。白天做30分钟至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但须注意,睡前三小时不宜做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