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款适合全家人的运动!


健步走好处多

1.增强心肺功能

长期进行健步走等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脏跳动输送血液的能力,并充分锻炼肺功能。

2.改善血管条件

健步能消耗多余脂肪,降低血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血管弹性,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3.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

下肢肌肉力量增强,能提升关节稳定性。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刺激,具有缓解骨骼疼痛,减少骨质流失的作用。除此之外,健步走还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缓解精神压力。


技术要点一:健走动作要规范

动作要领包括:

①挺直腰,甩开臂:

在自然行走的基础上,抬头挺胸,腰背挺直;随着步速加快,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关节为轴,手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动手向上摆时不超过肩,向下摆动时不超过腰部。伴随着摆臂,躯干以身体中线为轴自然扭转。

②略收腹,深呼吸

颈肩放松,轻轻收腹,下颌微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一般采用口和鼻同时呼吸,以口呼吸为主。呼吸要有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③趾扒地,大步走

迈步时脚后跟先着地,逐步过渡到脚掌,再以脚趾发力蹬离地面;脚尖朝前,大腿肌群主动发力带动小腿跟上。

步子迈大以后,腰部的扭转程度就会加大,进而会更好地锻炼腰腹部。大步走可以使下肢70%的肌肉都调动起来,这样锻炼强度就增强了,能够燃烧更多脂肪,还能促进下肢血液的循环,提高机体代谢能力。但步幅也不要太大,会导致不必要的损伤。

确定合理步幅。健步走的步幅应依照个人的身高来决定,过大或过小都不好。步幅过小会造成小腿肌肉出现酸疼的感觉,也容易使小腿变粗;步幅过大对膝关节的冲击较大,易造成运动损伤。比较合理的步幅=身高×0.45。比如说身高1.6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2厘米;身高1.7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7厘米。

技术要点二:健走要适度适量

普通人每天健走总量在10000~15000步为宜,过多容易出现损伤。

若利用碎片时间健走,每次健走时间应至少在10分钟,才能达到炼效果。一天当中,如果能有一次性持续健走达到30~60分钟,将更有利于提升您的心肺功能,并消耗脂肪。

不经常运动或体力稍差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走得稍慢一些,步频最好能够达到80~100步/分钟,等身体适应后逐渐提高健走速度;对于身体能力比较好的人,为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可以走得稍快一些,步速控制在110~130步/分钟左右为好。

健步走的强度也是中等强度为好:以您的主观判断为准,如果健走时心跳加快、呼吸有点喘、微微出汗,不能唱歌,但还能和同伴聊天,那对您而言就是适宜的中等强度了。

如果体能偏弱,完全可以把6000步的运动量,分成早中午晚各2000步。

如果刚开始尝试运动时,可以循序渐进:把每天6000步的运动目标先降低到5000步或者更少,随后再慢慢增加。

注意:这里的1000步,不单单指走1000步,而是1个「千步当量」。1个千步当量,大概相当于3分钟走200米的速度,走上10分钟。下面的这些活动的量,与1个「千步当量」大致相当。

中慢速上楼,6分钟

手洗衣服,9分钟

扫地拖地,9分钟

户外带孩子玩,8分钟

骑自行车(12~16公里/小时),8分钟

太极拳,8分钟

乒乓球,8分钟

广场舞,5分钟

健身操,5分钟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和叠加不同活动。

来源:丁香医生、《运动讲科学 健康有保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

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1655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