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蚊蝇哪去了
本文分类:健康早知道 浏览次数:1270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1-11-11 15:13:39
近期气温骤降,大家是否感觉耳根清净了呢?没错,“陪伴”了我们一夏天的蚊蝇不见了。也许有人会问,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里它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如何越冬呢?烟台市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防制专家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蚊
首先说一下蚊子。蚊的越冬主要取决于气温,气温在10度以下时,蚊虫进入越冬状态,雌蚊卵巢停止发育,隐藏于较为温暖、潮湿、空气流通不大的地方,不食不动。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以成蚊越冬,白纹伊蚊则以卵越冬。
首先说一下蚊子。蚊的越冬主要取决于气温,气温在10度以下时,蚊虫进入越冬状态,雌蚊卵巢停止发育,隐藏于较为温暖、潮湿、空气流通不大的地方,不食不动。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以成蚊越冬,白纹伊蚊则以卵越冬。
为适应气候的变化,蚊子主要采取两种生理状态越冬——静止和滞育。静止指蚊虫在冬季低温下幼虫期的发育生长、成蚊卵巢的发育以及吸血活动的暂时停顿,一旦温度上升,这些情况就得到恢复,中华按蚊越冬就属于这些类型。越冬雌蚊在风和日暖的天气,也会侵入室内吸血。淡色库蚊则采用滞育方式,滞育蚊虫并不因温度的改变而立即恢复正常活动,而需要日照和气温(日照为主)的联合作用把它们“唤醒”。我们过去曾把熏杀越冬蚊作为防制的一个环节,根据观察,它们冬季多见于土洞、地窖、地垄、房屋、地下室、畜舍、草堆等处,从而认为此时熏杀,可以大大减少来年产卵雌蚊。但实际上,它们在越冬期会大量死亡。在城镇中,他们的越冬场所分散很广,不可能聚歼,而且即便杀死其中部分个体,对来春世代的影响也不大,更不会对第二年清理孳生场所和杀灭幼虫工作带来太大改善。因此,我们现在认为,熏杀越冬蚊不宜特别强调。
蝇
在常见的住区蝇类中,在不同地区不同种的蝇以不同的生态越冬。常见的优势蝇种主要为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厩腐蝇等,主要以蛹越冬,但在人工采暖的室内也有的以成蝇越冬。
家蝇在温暖的室内仍会孳生繁殖,这类场所(包括蔬菜大棚、酒厂发酵间等)往往成为第二年家蝇大量繁殖的来源地,冬季和早春,如能有效控制这些场所的家蝇,对家蝇的防制有重要的意义。以蛹越冬者,多数是钻入孳生场所附近的土壤中化蛹,有些蝇种也可在孳生物质中,如畜粪、腐植物质、垃圾堆里化蛹,也就在该处越冬。自然界的蝇类无论以什么样的虫态越冬,经过漫长的冬季,自然死亡率也是很高的,特别是以蛹和成虫越冬的种类。但是尽管越冬存活率很低,由于蝇类的繁殖力非常强,只要有合适的孳生条件,就很快能够把种群密度恢复到高水平。因此,只有彻底搞好环境卫生,最大限度减少孳生地,才是控制蝇类最根本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