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也得高血压?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它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也受到了高血压的威胁。由于儿童高血压的知晓率和受重视程度比较低,加上儿童不会或很少能正确诉说症状,绝大多数家长意识不到儿童高血压的危害性。下面就由烟台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的一些相关问题。

1.儿童青少年也会得高血压吗?

首先,我们说的儿童青少年指的是6-17周岁的人群。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中提到,我国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4.5%。所以,儿童青少年不仅有可能患高血压,而且发病率还挺高的。

2.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分类与诊断

儿童高血压根据病因分为两类,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因素较多,通常是由于一些危险因素共同导致,比如低出生体重儿、早产、肥胖、父母有高血压病史、盐摄入过多、睡眠不足和体力活动缺乏等等。 继发性高血压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有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是应用百分位法“表格标准”诊断儿童高血压。并且在2010年中国儿童血压参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身高对血压的影响,制定出中国3-17岁男、女年龄别和身高别的血压参照标准并进行高血压程度分级。为方便临床医生对个体高血压患儿的快速诊断,可以首先采用简化后的公式(见下表)进行初步判断。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症状和危害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轻度儿童高血压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会无任何症状,但会逐渐造成人体血管、心脏、大脑和肾脏损害。患病儿童绝大多数在成年后会被高血压病所困扰,如造成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血管损害,更严重的会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出现血管堵塞、破裂或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当血压明显升高或持续性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头痛、鼻出血、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惊厥、偏瘫、失语、昏迷等高血压脑病症状,当血压短期内急骤升高时还会出现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等高血压危象。

4.如何预防儿童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

(1)控盐。合理膳食,控制钠盐摄入。从小让孩子养成较清淡的口味,减少以后摄入过多盐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含有钠的不只是食盐,很多其他调料,比如鸡精、酱油甚至是醋里也含有钠,因此烹调的时候要注意用量。除此之外,腐乳、榨菜、腌鱼、火腿肠、午餐肉之类食品,含钠量也都不少。

(2)减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3)运动。孩子多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以及加强身体柔韧性。相应的,需要减少看电视、玩电子产品这种需要长时间静坐的活动。

(4)睡眠。睡眠时间过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分泌一些导致血压上升的激素,很多经常熬夜的人常会血压升高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保持足够的睡眠都是很有必要的。对孩子来说,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生长素分泌,导致身高增长不足。

(5)戒烟。对于成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是很常见的医嘱,因为尼古丁会导致血压升高,并危害血管。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很多研究表明,无论是出生前妈妈常吸二手烟,或出生后常接触二手烟,都会让孩子更容易患高血压。

最后,提醒大家,儿童青少年需要定期体检、监测血压。如果一旦发现孩子血压偏高,则需要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降压药物来改善。

0.236352s